​邱公应再不吃“供应”了

一晚上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我没有怎么睡好,担心下雨下乡不利于扶贫走访入户。一觉醒来,太阳公公露出来笑脸,好像是迎接我们采访组的到来。正应了熊雷老师说的一句笑话:今天,我们都接着天缘了!

大家个个脸上笑开了花。从县城出发,驱车走高速,经团陂到但店镇马家岗村花了一个多小时。

县作协主席梅玉荣在来的时候车上,给我们作了一番简短的介绍。今天,我们分为2个小组,一组到但店、一组到杜皮,主要是采访几位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和脱贫示范户。

到了马家岗村,村委会干部和县公安局驻村工作队长孙金华在村办公楼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

一阵简单的寒暄,我们直奔主题。

“这是我们村4组脱贫示范户邱公应同志。”村妇联主任易主任给我介绍道。

“您好!我是县作家协会的同志,受组织指派,今天很高兴来采访您的脱贫事迹。”我把来意作了说明。

“好!好!”邱爹爹抽着烟笑着应道。

第一眼看到邱爹爹,我的印象是憨厚、硬朗。

邱爹爹向我们介绍,2012年,他大病一场患了胃癌,花掉了家里的积蓄,给这个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时家庭遭重创,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邱爹爹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利用康复的时间,思索发家致富的路子。

作家邵北晶(右)采访邱公应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镇村和驻村扶贫干部,帮助我脱了贫,是精准扶贫让我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邱公应满脸笑容。

在他的扶贫手册中看到,邱公应于1953年11月出生,今年67岁,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2014年,纳入贫困户时家庭人均收入2300余元,2019年,他家人均收入过了1万多元。在贫困户享受政策情况栏,清楚地看到各种惠农惠民政策在他家得到落实落地。

2015年,养老金1680元;2016年,产业奖补1500元;2017年,“脱贫示范户”奖励金500元,2018年,医疗救助988.16元、产业奖补2540元;2019年,享受小额贷款1万元贴息、产业奖补3140元;2020年,爱心积分89分、家庭成员外出务工补助1400元……养老金、产业奖补、贫困生补助以及医保缴费减免什么的,一系列政策,一笔笔记录在册。以上数据只是年度享受政清单里的一个代表。

国家扶贫的好政策,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关心,得益于政策的精准,得益于每一位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如果不是他的介绍,还真看不出邱爹爹患过大病。如今,他气色非常好,干劲十足,和老伴住着两层小洋楼,进出有电动车代步,甚是方便。

我们一行来到他家里的时候快到饭点,在堂屋就闻到了烟火香味。老伴正在厨房炒菜,一盘腌鱼刚刚起锅。柴火、土灶、大铁锅,加上扑面而来的香味,勾起了我们对老家味道的回忆。

采访作家们在邱公应(左二)家门前交谈

大家参观邱公应家的猪舍

“我带你们看下我养的猪。去年,养猪我纯挣了7万多元。今年上半年,我卖了30多头猪。其中,猪仔有19头。毛利润10多万元,纯利润有7.81万元。下半年,还可以卖3头肉猪,600斤以上是没有问题的。”邱公应笑着说。

虽说邱公应家是养猪的,在他家里看不出是养猪户。屋里摆放有序、干净整洁。猪圈里鼓风机、电扇、高压水枪等设备一应俱全,把猪舍收拾得利落利落、干干净净,没有什么异味。

“我把冲洗猪舍后的污水,集中引流到化粪池里去了,避免了二次污染,免得影响邻里乡亲。在镇村以及工作队同志的宣传、帮助下,我积极学习养猪方面的知识,协助他们一起抗击非洲猪瘟,还定期对猪仔防疫和猪圈进行消毒……”邱爹爹告诉大家。

临行前,邱公应握着我的手高兴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我邱公应,再不吃供应了。现在我家楼房有了、车子买了、腰包鼓了,还有10万元的存款,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等这批猪出栏了,我计划扩大下猪舍,再多养几头黑土猪。”邱公应信心十足。

邵北晶与邱公应合影

(作者:邵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