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巴河镇:“民生工程”顺民意、得民心

上巴河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获得感”。

“住在巴河边,却吃不上干净的巴河水”,这是曾经上巴河人吃水难的现实写照。2015年,上巴河镇党委政府乘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纳入重要民生工程的东风,投资1000多万元,引进上巴河镇博渡水厂。

团风县博渡供水有限公司  邹义权

我们这个水厂的宗旨就是用心服务民生,安全优质供水,小水厂大服务,用得起管得住,长效益,我用心治水,你放心吃水。

自此,上巴河镇28个村8000多农户35000多名居民全部吃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个个喜笑颜开,交口称赞。车站村一组村民黄根元从小生长在巴河边,看到一股清水哗哗流进家门的那一刻,深有感触。

上巴河镇车站村村民   黄根元

以前吃的是井水,现在吃的是自来水,这个水洗的衣服也干净,烧水也好喝些,水的压力也好大,又卫生。

除了饮水难,环境“脏乱差”是影响该镇形象和群众生活质量的又一难点。2017年,上巴河镇投资350万元新建了全市乡镇级别最大的垃圾处理中转站,不仅日处理生活垃圾10吨,还可以巧妙地将其中的餐厨垃圾直接转化为有机肥料。

上巴河镇城建建设管理所所长  熊新明

这个垃圾中转站的建成解决了我们28个社区的垃圾收集,同时也解决了全县所有的餐厨垃圾。这个治肥区每天处理垃圾大概5吨左右,每天可以出有机肥500公斤。

近年来,上巴河镇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将一件件实事做好做细做实,让百姓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可喜变化,真正将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上巴河镇人大主席  陈勇

我们镇里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紧扣民生关切,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是新建了垃圾处理站,解决了以前垃圾无法处理,镇区环境脏乱差的局面;第二个方面就是兴建了一座污水处理厂,通过这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解决了以前污水横流的局面;第三个方面就是启动了镇区的集镇改造,改造之后镇区环境焕然一新,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第四个就是新建了一个博渡水厂,通过水厂的集中供水,解决了上巴河镇3万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第五个就是启动了上巴河镇农村电网改造,解决了以前群众用电难、电压不够的问题。

【记者手记】 从实施主城区小街小巷硬化、绿化、亮化全覆盖,到打通村级道路最后一公里;从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到建设生态宜居发展乡镇……上巴河镇关注民之忧、救助民之急、化解民之困,始终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求真”上下功夫,让这些民生工程顺民意、得民心。

(作者: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