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 看看团风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怎么说......(一)

向发展聚焦,为发展开路。为贯彻落实市委书记张家胜在团风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团风高质量发展,在全县上下营造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浓厚氛围,县委宣传部约请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围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为题,谈想法,谋思路,为团风建设“一区三城”、打造“五个团风”贡献力量。《云上团风》、《团风宣传》开设专栏陆续推出,今天请随小编一起来看县新港办党组书记、主任汪序元谈《对接大武汉  辐射大别山 建设团风罗霍洲大港区》。

对接大武汉  辐射大别山

建设团风罗霍洲大港区

——县新港办党组书记、主任  汪序元

5月21日,市委书记张家胜同志在全市贯彻落实全省区域发展动员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5月24日,县委书记李玲同志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张家胜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讨论研究我县贯彻落实意见。5月24日,新港办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领导讲话精神,研究推动临港经济发展的贯彻落实举措。

通过这次集中学习和自学,我对张家胜书记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有深刻的认识。张家胜同志的讲话,通篇全面、精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出要坚持融入武汉、全域协同“双统筹”,抓紧实施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打造同城化发展先行区;要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双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明确产业方向,壮大产业集群,涵养产业生态;要抓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双推进”,聚焦专业招商、聚焦规模质量,追求实实在在的发展;要实施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双驱动”,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深化跨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要强化改进服务、优化环境“双保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持续优化制度供给,早日实现“没有难办的事”的政务办事目标。这些事关黄冈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与黄冈现阶段发展高度契合,是引导黄冈新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和路线图,且有较强的思想性、改革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关于对接大武汉、推动跨江合作、发挥改革、创新驱作用、专业化招商等新要求,必将推动黄冈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举措的根本性转变。

特别是张家胜同志通篇讲话中,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全面要求,符合对黄冈新阶段跨专业发展的坚定信心,充满对推动黄冈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担当,也科学分析了黄冈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冷静清醒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讲话精神让人冷静正视差距,让人找准方向目标,更让人知行实干,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与亲情。特别是张家胜同志提出的“让干部找准方向感,有了荣誉感、存在安全感”,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良好反响。必将给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极大的鼓舞。

李玲书记在专题常委会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思想大讨论的必要性,开展对标对表找差距的重要性,认识在真抓实干提质增效中的紧迫性,聚焦重点抓突围的关键性,做好营商环境基础性工作,这些要求切实团风发展阶段实际,体现团风特色,特别是提出解决政务服务中梗阻、发展要素瓶颈突破、干部发展本领能力不足等问题,病因找得准,问题提得明,体现了县委对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坚定决心和明晰思路。开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大讨论,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区域发展布局的决策部署要求,是具体落实市委重大工作安排的具体体现,通过学习讨论,县新港办认为新的决策部署,为团风做好临港经济发展文章,打造高质量临港经济区指明了方向。

经过近十年的临港经济区示范建设,团风临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制订了一系列规划计划,明确了发展思路,推进了港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了发展势头好的临港近港产业,这些为推动我县临港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定的思想、领导发展基础。面对省市委新提出的融入大武汉推进优势临港产业群提档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临港经济仍存在较大发展不足。特别是事关新港产业发展的集疏运体系能力建设不足、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融合不畅,与武汉大港借势发展错位发展不够,带动辐射到大别山脉地区的作用不强等问题凸现,二期码头建设、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临港产业集群不鲜明急需推进。

为深入融入大武汉,建设辐射大别山脉地的区域性综合大港,县新港办应继续充分履行临港经济发展的参谋室、秘书处、前期组和突击队作用,尽快推动基础性工作的落实。

要做好港口融入大武汉发展文章

充分把握湖北港口集团成立机遇,尽快加强与集团的联系汇报,将团风港区建设发展的成效、发展的目标以及市县委支持团风先行先试、创造经验的要求汇报好,争取省港口集团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将团风港区高质量快速建设发展纳入省集团战略计划,尽快启动港口二期码头建设。

要扎实做好临港发展基础工作

加强与省市交通港航部门联系汇报,重点做好罗霍洲岸线规划、港区定位、适港产业规划等工作,明晰港区定位,建设大别山区域大港;明晰港口业态,建设修装箱、清洁能源、矿石集并综合港口;明晰临港产业方向,聚力发展建筑建材、智慧木材产业;明晰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开发区党工委统一领导,优化扩整的县新港办专责、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临港经济领导建设工作体系。

要优先解决港口建设管理运营主体问题

尽快熟悉省市港口发展新思路,掌握岸线资源整合新动态,下决心明确港口规划建设主体,除争取省领导重视支持外,尽快结束与在港的中国通商集团、中国天然气集团、中海油集团的项目对接洽谈,优中选优,并符合省市发展要求,确定合作主体,优化合作模式,共同确定年度开发建设计划,实现新港事业二次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