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新河大堤飘扬 —淋山河镇党员突击队新河大堤处险记

近日,团风县淋山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徐明组织党员群众成功处置集镇东侧新河大堤7处管涌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7月7日,淋山河镇境内暴雨如注,日降雨量195毫米,新河上游金盆水库泄洪,河水暴涨,水势汹涌,多处堤段,洪水漫过堤面,新河危急!随时可能突发危险,集镇西侧红石港也是险象环生。

险情就是命令,处险就是义务,防汛就是责任。镇党委书记张彩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邵峥靠前指挥抢险救灾。镇党委副书记黄俊,镇年轻干部黄庆、蔡峰带领4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冒雨抢险、打桩、运土、装袋、扛袋、筑子堤,严防死守。

当天晚上8时33分,正在红石港组织抢险的徐明接到黄俊的电话:“徐镇长,新河谢河段这里有处堤脚在冒水,抛石、压袋毫无效果,你快过来看看”。防汛经验丰富的徐明立马意识到了新河出现了管涌,他电话中告诉黄俊:“那是管涌,要在背水坡进行处理,我马上赶过来,你们快准备好石子、沙袋”。管涌是引起大堤溃口的重大险情。新河大堤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河堤,一旦溃口将危及下游集镇低洼处100多家商户,400多户农户,106(318)国道,2000亩鱼池,5000亩农田,5000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不迅速处险,后果不堪设想。

徐明简短的向红石港抢险指挥人员交待脱坡处置事项后,快速赶到新河大堤谢河村地段出险现场。第一个跳下河堤,手上被刺划出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他顾不上包扎,扒开堤脚树丛杂草,十米长的堤段发现了四处管涌,正在往外冒水,水色浑浊夹着泥沙,用手往里探摸,里面有个小洞,情况十分危急。徐明一边向镇指挥部报告险情,一边组织抢险。徐明提出用石子反压导滤,防止泥沙被掏空溃堤的处险方案,得到闻汛赶来的镇水利站站长汪秋章的支持。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徐明朝着地上群众大喊:“大家听我指挥,迅速用石子装袋往下传,共产党员跟我上。”从红石港抢险现场归来的镇党委书记张彩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邵峥,镇纪委书记袁权权,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程克勤,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邵志光,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左静迅速赶来现场。20多名共产党员迅速组成突击队冒着暴雨用石子装袋传袋。

徐明和汪秋章在堤脚管涌处将石袋垒起一米多高“燕窝”形,再在中间倒满碎石子,堵住泥沙外涌,让清水从石子缝隙渗出。激战半小时,四处管涌处险成功。徐明却成了“泥人”,他顾不上踹口气,又带领着党员沿堤脚仔细察看,在刚处理的管涌100米范围内又发现三处管涌,其中一个管涌口有茶杯大小。党员迅速行动,用同样的办法堵住了管涌口。新河大堤安全了,徐明又继续和大家一起巡查值守直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