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兰容:灵山秀水兰家畈

灵  山  秀  水  兰  家  畈

魏兰容



出水莲纯音乐 - 天籁弦在烧(一) 古韵筝色


这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既诞生过翰林,也诞生过大批的抗战烈士;这里民风淳朴,子孝孙贤,婆媳相安,夫唱妇随;这里灵山秀水,古树苍劲,荷香十里。这样一处心灵的憩园,我想你一定有“愿把此处作故乡”的热望。

炎炎盛夏,我们几个文友慕名而至。小车行走在宽阔的公路上,窗外草木葱茏,就像一叶小舟荡漾在碧波上。我们不禁轻声哼唱: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清爽的风……鸟雀们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路旁百日草五彩缤纷,像迎宾的礼仪小姐莞尔一笑。我们的心情顿时像这里的天空一样高远而湛蓝。

一个文友指着窗外高呼:快看,真是荷花的海洋!我们立马下车,迫不及待地要一睹荷花仙子的芳容。你看,它们密密匝匝、挤挤挨挨,亲密而和谐。荷花颜色不一:有的粉嫩娇艳,有的洁白无瑕,有的红如朝霞……荷叶碧绿硕大,像江南美女举着的油纸伞。明艳艳的阳光给一片荷田镀上了一层明媚的光辉,美得有些心醉。

微风吹来,一田的荷叶随风翻动,此起彼伏,轻歌曼舞。不胜风力的荷花时而淘气地探出小脑袋,时而又娇羞地藏到荷叶后面,就像一个被宠溺坏的孩子,尽情地跟母亲撒着娇。荷花的芳香与荷叶的清香,还有阳光的香味,暖暖的,清清的,纯纯的,叫人闻之忘俗。我们尽情地吮吸着,任缕缕香味透过鼻息,抵达五脏六腑。顿时,只觉整个人都轻盈纯净了许多。



我们沉醉其中,摆着不同的造型与荷花仙子定格下美好的瞬间。有莲蓬伸到田边,我随手摘了几只,掰开,莲子饱满,像一颗绿宝石,剥去外面的绿壳,白白胖胖的莲米躺在了手心,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吃在嘴里,一股清新之气浸润着心田。

一个朋友催促着:“美好的风景在远方。”我们只好恋恋不舍的与这妩媚多姿的荷花作别了。

沿主路继续前行,大约十来分钟的工夫,一个美丽的村庄便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但店镇兰家畈村。村子三面环山,门前梯田林立。五桂河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闪动着鳞鳞光斑,鸥鹭飞翔。庄稼葱茏,随处可见的板栗挂满了刺球,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灯笼。别致的小洋楼掩映在成片的绿色中,显得静悄悄的。一群鸡在房前散漫地觅食,十分悠然自得的样子。村旁的一块一千余平米的广场,矗立着一个宽阔的舞台,这是村民们闲暇时光的精神乐园。

一群男女老少坐在一棵直插云霄的樟树下谈笑风生。我注意到,一位老爷爷应该有八十多岁的光景,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鹤发童颜。我好奇凑上去大声问:“老爷爷,今年高寿啊?”老爷爷字正腔圆声如洪钟的告诉我,他今年86岁啦,眼不瞎,耳不聋,生活能自理,还能做一些轻巧的农活,我不禁瞠目结舌。旁边的乡亲们看出了我的惊讶,忙介绍着:“呵呵,我们村80多岁的老人40多个呢,因为我们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而且邻里和睦,子女孝道,所以我们村算得上一个长寿村。”我顿时对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好生羡慕。这就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这就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心灵港湾!



我们几个围着这棵高大的樟树环抱并赞叹:“哇,这棵树真大,怕有上百年了吧?”一个年轻人告诉我们,这棵树只有五、六十年,村里这样的树到处都是的。你们应该去看看村子西头的那棵,有五六百年了,听说它还稀奇得很,1976年,三位伟人去世的时候,这棵树也莫名其妙死了,可是第二年奇迹般地复活了,而且枝叶繁茂。

带着好奇,我们来到村子西头,要亲眼目睹这棵千年古树的雄姿。这棵树足够老了,恐怕七八人难以合抱,枝条曲折虬劲,树皮无法承受树干600多年强劲成长的积淀,它疼痛地裂开了,呈现出一派古朴的、不规则的木色斑驳,像蜡染的龟裂。但依然浓荫蔽日,灿烂的阳光从树叶缝隙倾斜下来,一地碎金流动。枝干上密布厚重苔藓,那是时光漫漶的印记。最引人注目的,树上挂满了祈愿的红飘带,缠绕在翠绿树叶间,鲜艳的是新挂上的,褪色的经历了风雨洗礼。在广袤大地上,古老树木总被赋予期盼的神性,人们将朴素的希冀物化为悠长的红飘带,挂在树上,年复一年,相信参天巨树的轮回新生,将带来美好愿望的实现。树干中有巨大的空洞,可以站四五个人,抬头仰望,树干是空的,头顶上出现筛子大的天空,一方太阳斜射下来。叹服这古树的神奇,更叹服这古树的顽强生命力,树干中空,依然直插云霄,枝繁叶茂,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深情的守候着他们的热爱的土地,护佑着他们挚爱的子孙。

遐想着:星空宁静,月夜朦胧,听虫子浅唱低吟,听取蛙声一片,闻稻花飘香,看萤火虫提着灯笼闲逛,畅想丰收年景。这份宁静与惬意如诗如画。夜已深,几个知己品着香茗,聊着无边无际的心事,你我相望,一个眼神就是一种默契。这是怎样一种人间情境?



我们再次怀着敬仰的心情抬头仰望这棵如同一片森林的大樟树,不住地感慨:“太神奇了!这大自然的杰作!”跟随我们的一个戴眼镜的老伯说:“我们村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村子后面的祷雨山,也有看头,而且也传奇得很。”

我们忙请老伯带路,前往祷雨山,老伯一路向我们介绍祷雨山的故事。此山不大,但由于原先十里八乡的村民选择此山求雨而得名。传说山的西峰有六个巨石,据说六个石头是天界大仙为镇压原大崎山的恶海孽龙,用神鞭赶来的神石。从此祷雨山披上了一抹神秘的面纱,除了求雨的乡民,外来各教会传教士和信徒们也纷至沓来,慕名前来朝圣拜石。每年清明节前,上元节后,特选择灵秀的男童女童,头顶香案攀上六个石的顶端,向苍天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天神被感动,降下甘霖,滋润万亩良田。六个石还是试心石,如果信男善女能顺利爬上极顶的那个大神石,预示此人六六大顺,万事顺意。听着老伯的津津乐道的讲述,心里对祷雨山充满着好奇。一个个跃跃欲试,要攀上六个石的顶端,实现心里美好的愿望。我们站在封顶真有“一览众山小” 感觉!整个兰家畈尽收眼底,如同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平铺在眼前。

美丽的兰家畈,好一个心灵安放的地方!





作者简介:



魏兰容,湖北省团风县团风小学教师,黄冈市作协会员。曾在《生活月刊》《中华日报》《台湾好报》《齐鲁晚报》《中国乡村》《速读》等报刊发表文章,有作品入选《湖北文艺丛书网络文学卷》,曾获中华散文网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黄冈市“我为乡村振兴而读书”一等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